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禽霍乱荚膜抗原疫苗的研究

禽霍乱荚膜抗原疫苗的研究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6-04-19    点击量:

    由于禽霍乱发病和死亡率高,对养禽业危害严重。为防治本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曾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死菌苗和弱毒苗10余种,在一定范围内对预防本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有的安全性较差,有的免疫效果不稳定,更普遍者是免疫期短(2~3个月),和对产蛋率影响较大(下降20%~40%),且对正在暴发的禽霍乱群不敢使用等缺点,因而实际使用中未能令人满意。
    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是用于预防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鸡、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禽霍乱多杀性巴氏杆菌同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一样具有表面抗原,其抗原性或免疫原性主要存在于菌体胞壁的外膜或荚膜中。而外膜和细胞质膜组成菌体胞壁被膜,并且有牢固黏着性,采用一般物理方法难以分离纯化。采用本方法可溶解荚膜,使其从菌体胞壁释放出来。此免疫原系一种含蛋白质为主的多糖——蛋白复合物,是一种可溶性抗原。用此复合物制备的荚膜亚单位疫苗以0.816毫克蛋白免疫家禽,经多次重复试验证明,接种后15~21天,对鸡的保护率平均为75%,对鸭保护率为90%,有效免疫期长达5.5个月。本苗安全效果可靠,于20日龄以上大小禽类均无局部和全身反应,不影响产蛋量,而且可用于禽霍乱暴发群,及时控制疫情。同时还可应用抗菌素治疗病例,不影响本苗预防效果。该菌先后已在福建、广东、浙江、上海、四川、新疆、湖南、湖北和陕西等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试行推广应用400余万头家禽。实践证明安全性可靠,预防效果显著。该成果3年来,在广大地区应用后,已获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深受各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