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始于1953年,是我国最早开展小麦属间杂交研究的项目,经过30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
(1)创造了小麦与天蓝偃麦萆远缘杂交育种的一整套技术与程序:①研究出远缘杂交特殊的亲本选配原则及创造新物种、新类型等育种技术与程序;②研究出延长生育克服小麦与天蓝偃麦荜远缘杂种F1代不育性的一套技术与方法。
(2)创造出目前世界上末见报道的、小麦属内没有的6个黄矮病新抗源,并成功地将抗黄萎基因转移给普通小麦,育成了“4070”、“4079”两个抗黄矮病的冬小麦新晶系。
(3)应用一次单交(不回交)育成了我国第一批小麦与天蓝偃麦草属间杂交新品种4个,年推广面积计340余万亩,年增产粮食1.105亿千克。至1986年发表有关论文25篇,其中编入《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词‘论会论文集》1篇,刊登于国外《TAG》杂志上1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1篇。为作物远缘杂交育种、染色体工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并被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作物育种学》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