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小麦黑森瘿蚊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小麦黑森瘿蚊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6-04-17    点击量:

    小麦黑森瘿蚊(Mayetiola dostructor Say)是世界上为害小麦的重要害虫。过去我国没有报道过,是对外植物检疫对象。1980年在新疆首次发现并正式鉴定确认。4年来科研协作组对该虫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与防治。在习性和形态方面,对取食、传播方式、雄性生殖器及爪部构造上的某些矛盾报道作了如实的观察记载。该虫在伊犁、博东地区主要为害小麦,在冬麦区、冬春麦混栽区一年基本上3代,部分2代或 4代,春麦区一年2代,部分1代或3代,春季世代和秋季世代为主要为害世代。夏季世代主要在小麦无效分蘖上取食。以围蛹越夏、越冬。麦秆中的围蛹是远距离人为传播的重要途径。防治方法总结出:①冬麦适当晚播,可以躲过黑森瘿蚊的产卵高峰,并使幼虫不能安全越冬。明显减少来年虫口密度;春麦早播 (顶凌播种),可提早出苗。增强对黑森瘿蚊的抵抗力;②翻耕灭茬,将围蛹翻埋到10厘米土层以下,能阻止成血飞出产卵;③每1 000千克麦种用2.22~3千克(有效成分)三九一一拌种,防效可达90%以上;④oisk抗虫力强,百株虫量只有感虫品种的1/4;⑤加强肥水管理。促进麦苗健壮生长,能减轻虫量,以上5条防治措施,已大面积推广,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