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河北省鸭梨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产量低、质量差和大小年结果问题,从1958—1982年以晋县河头村为基点,进行高产稳产技术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创立了高产稳产样板园:试验园自1959—1978年(树龄29~48年生)获得20年平均亩产8)。76千克的高产稳产。产量稳定和较稳定的年份占95%,商品一级果在60%~80%。中试田2.88公顷(753株),1974—1978年平均亩产为6421.5千克,其中1.17公顷(306株),6年平均亩产为8124千克。
(2)通过系统研究提出要实现高产稳产,第一要保持树体健壮,第二要控制坐果适量,两者协调发展。并提出两者具体指标。
(3)提出了鸭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①加强地下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是高产稳产的基础措施:通过增施有机肥,追施化肥,使土壤有机质保持在0.6%~0.75%,土壤全氮为0.04%~0.06%,有效磷在70~ 100毫克/千克。沙地梨园平均50千克果全年施用纯氮0.1~0.2千克,氮、磷、钾按1:0.5:1施用。自萌芽到雨季前灌水2~3次,每次每10米2灌水1~1.3吨,可基本适应高产稳产的需要;②通过修剪调整树体结构,控制树高相当于枝展的0.75左右,保持树下光点为树冠占地面积的9.5%~19.6%;③通过高接、补栽改善授粉条件,实行人工辅助授粉;④及时疏花、疏果,做到适量留果;⑤采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有关技术经在晋县和石家庄地区推广应用,使全县、全地区10余万亩梨园获得丰产稳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