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的突破关键在于优异外源基因的导入”已成为当代小麦育种者的共识。我们创育的中1、中2(F组)、中3、中4、中5(E组)五个八倍体小偃麦,尤其是抗黄矮的中4、中5已被国内外小麦育种工作者作为新抗源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开发八倍体小偃麦的Ag型基因库,丰富小麦的遗传基础,我们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小偃麦亚远缘杂交育种方法。应用此方法选育出一批具有Ag型抗性的小麦品种(系),为我国小麦育种开创了——个新的外源基因导入的途径与方法。
1.小偃麦亚远缘杂交育种方法。
(1)小麦亲本选配原则:重视性状互补;利用感病的老推广品种作亲本之一。
(2)交配方式:单交、回交、复交的应用。
(3)小偃麦亚远缘杂交特点及后代处理方法:①杂交亲和力及杂种结实性;②抽穗期、抗病性选择:③杂种群体大小及选择方法;④转移中4、中5抗条锈基因的适宜杂交方式和杂种群体。
2.Ag型抗性的小麦品种、系(“Ag”表示抗性来自蓝偃麦草):①晋偃1号:春性、中熟、高产、耐盐碱;晋春13号,春性、中早熟、高产、多抗。上述2个品种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②陕麦8007:半冬性,丰产性、抗病性均好,对条锈多种生理小种均免疫或近免疫,抗黄矮病;陕麦89150半冬性,高产、早熟、多抗、优质。上述2个品种在陕西、河南等地推广种植;③桂麦2891:高抗叶锈,大穗大粒,抗穗发芽,已在华南稻稻麦三熟制地区推广种植;④龙麦10吨:春性,高抗黄矮病,耐赤霉病(来自Ag),在黑龙江东部推广种植。已被加拿大魁北克国家黄矮病鉴定中心列为抗黄矮病的对照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