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品种是1966年选用带有Rht8与Rht9赤小麦矮秆基因的两个遗传基因丰富的丰产3号和郑州5号,通过有性杂交,超亲分离选择而成。6609及衍生系偃师4号矮化作用强,它与高秆亲本杂交可降低株高 15~20厘米,综合丰产性好,早熟、抗条锈病,穗大、粒大,千粒重40克,成熟落黄好,且有较好的遗传传递力。从而解决了矮秆晚熟、丰产性差、籽粒小、落黄差的矛盾。20年来,应用6609及衍生系已育成偃师4号,豫麦5、7、10、15、18号,周麦88—26、樊寨5号、淇先8511共9个矮秆、半矮秆丰产新品种。其中5个已通过品种审定,至1990年已累计推广面积8 000多万亩,增产12亿千克。其中偃师4号、豫麦7号、10号正在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省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