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以“苏联绿色多粒豌”和“红早豌”为父母本,用有性杂交系统选育法,至1971年育成的高产、优质、耐菌核病、耐旱、耐瘠、早熟、适应性广的白豌豆品种团结豌2号。
该品种白花、株高100厘米,荚直形、籽粒白色、光滑近圆形,生育期187天。解决了国内外同类品种尚未解决的不耐瘠、适应性窄、综合性状差及在旱瘠地上产量低不适于在不同耕作制下种植的技术问题。
1981—1983年四川省区试,团结豌2号在丘陵和山区亩产分别为121.7l千克、71.87千克,比乐至白豌豆分别增产41.31%和72.52%;1983—1986年在陕西、湖南、贵州、福建种植,比原品种增产 25%~100%;1983—1984年四川省三台县农业局试验,比湖北、青海、内蒙古的7个良种产量最高的青海71—403增产13.55%;与英、美、苏、保、德、捷、新西兰的20个良种比较,在下等土上比产量最高的苏联“北极早”增产23.98%。在中等土上比产量最高的保加利亚“多纳夫”增产29.08%。
该品种含粗蛋白27.9l%,粗脂肪0.91%,氨基酸总量25.31%,出粉率38%~40%,分别比同类白豌豆提高5.87%、28.00%、12.70%和5.00%。菌核病感病率仅0.1%,比对照减轻4倍,早熟6天。
团结豌2号1984年已在四川、福建、广西、陕西、湖南、贵州等省推广了85万亩,经济效益为 1 210.47万元,并比等面积的团结豌1号增收834.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