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交66—12是以本溪小黑脐的2代系6302—8—3为母本,“早小白眉X集体2号”的2代系6307— 28—1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经定向选育而成的具有长花序性状的大豆新类型。凤交66—12具有抗病毒病的特点,是一千珍贵的种质。该品种亦有一定的丰产性能,产量与丹豆2号、铁丰16号相仿,生产上一般亩产100~150千克。1984年在新疆塔里农垦大学试种,亩产280千克,1982年辽宁省实验中学用地膜覆盖栽培,取得了亩产301千克的好收成。凤交66—12粒质优良,品质较好,其粗脂肪含量为 19.28%,粗蛋白质含量41.54%,赖氨酸每百克样品中含量为2.463克。凤交66—12植株高大(一般 90~100厘米),茎和分枝较粗,分枝3~4个,枝叶繁茂,株型收敛;叶大,呈圆形,深绿色;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全茎节数17~20个,节间较长。结荚密,在主茎中上部还有短果枝。顶端花序轴特别长,一般在25厘米以上,结荚25~33个,最长的达36厘米,结荚36个。这是该品种特殊的优良性状。2粒荚层多,荚熟时呈黄褐色。底荚高度20~30厘米左右。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白色;大粒种,百粒重20~22克。凤交66—12为北方春大豆晚熟种,生育期150天;具有耐阴、耐湿特点;不耐肥;食心虫害轻,不易发生紫斑病,褐斑轻微。该品种适合较肥地和中等肥力地单种,不适于间、混种,也不适于在瘠地上和洼地种植。适于丹东地区和大连地区种植,也适应与相同纬度的地区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