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柞蚕空胴病的防治法

柞蚕空胴病的防治法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6-03-22    点击量:

    柞蚕空胴病是中国柞蚕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柞蚕生产影响极大。经过多年来对该病的病原菌、病症病变、传染规律、致病机理及防治方法等的研究,现已查明,这种病原菌的形态、生理生化、血清学特征等均不同于已知的链球菌,是链球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柞蚕链球菌Streptococeus perayi SP.Nov。
    柞蚕链球菌具有特殊的传染方式,它能从蚕经蛹传染到蛾,再从蛾传染到卵面上,当蚁蚕孵化咬食带菌的卵壳时,便被感染。该菌对寄主种类和对宿主寄生部位有严格的选择性,在侵入蚕中肠时,先破坏围食膜,后寄生肠壁细胞,使蚕死亡。蚕患病后,出现一定的病症病变,但寄生在蛹的消食管及蛾的脂肪和血液内则成潜伏状态,不引起蛹、蛾的病变。上述这些病症,与已知软化病不同,是柞蚕新型病害,定名为柞蚕空胴病(Tussah-Empty-Gutbisease)。
    针对柞蚕链球菌的特性及其传染特点,研究出了一种有效的防治法。这种防治法具有成本低,防治效果显著,使用安全,简单易行的优点,经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基本上控制了该病对柞蚕生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