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棉1号是由山东省棉花研究所于1961年进行品种间杂交和经长期选育,又于1971年把选育出的一些较好晶系在山东省原子能研究所用60Co进行辐射处理,于1976年选育而成的。鲁棉1号株型紧凑,主茎与果枝夹角较小,口十片肥厚、深绿、缺刻深而皱褶、中大偏小。它具有结铃性强、早熟、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霜前花多等优点。纤维主体长度28.7毫米,细度5804米/克,强力3.85克(纤维拉力强度较弱),衣分35%~37%,铃重5克,籽指(即100粒棉籽的重量)10克左右,最适宜在黄河中下游种植。1974—1978年试种对比,平均皮棉产量比岱字棉15号增产39.48%,亩产皮棉最高达135.75千克。近两年在山东省大面积推广,1980年种植面积达到850万亩,大幅度提高了棉花产量,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大发展,经济效益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