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蝗虫生态学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①草原蝗虫区系组成、生态与地理分布、蝗卵形态结构及产卵选择的研究;②优势种种群动态、食性、食量和经济阈值的研究;③草原蝗虫能生态学群落和功能的研究;④草蝗虫群动态对放牧活动的响应以及生态控制与综合治理对策的研究;⑤亚洲和北美草原蝗虫生态学比较研究等。该项研究是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开展的一项长期研究项目。主要研究特点是以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为背景,在研究蝗虫亚系统结构、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蝗虫个体、种群、群落、能量、化学和行为生态学等关键问题,阐明草原蝗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揭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关键性生态规律和问题,强调草原人为活动影响下的扰动生态学等和蝗虫成灾规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草原蝗虫生态控制以及草原保护的理论和途径。该项研究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提高生产力途径”的长期性多学科综合研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我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人与生物圈”(MAB)研究计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该项研究具有规模大、时间长、难度高和研究内容全面、综合、系统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