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在系统分析花粉植株的形态性状及遗传组成的基础上,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花粉无性系变普遍性的观点。并进一步证明花药培养前的异常减数分裂和花药培养中的异常有丝分裂是产生变异的主要原因。这是国内外首次提出并证实了花粉无性系变异的机制及规律,丰富了小麦遗传学的基础理论,开辟了单倍体育种研究的新领域。利用小麦远缘杂种的花粉植株,研究了不同类型配子的传递与表达规律。发现不同染色体数目的配子类型在花粉植株群体中的比例符合理论分布,从而证明花药培养不存在配子选择,配子基因型能够充分表达。这为利用花药培养技术结合染色体工程方法快速高效地导人异源有用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据上述原理和规律建立了染色体组水平和单个染色体水平的两种染色体工程体系。据此,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异源染色体引人小麦,创制了鉴定技术,对新种质的遗传组成进行了准确鉴定,对抗白粉病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为进一步分离和克隆这些基因奠定了基础。20年来,项目完成者已发表论文104篇,主编专著3本,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引用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