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8年从虾、蟹壳中制取可溶性甲壳素,用于印染业,代替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口的“阿克拉明”等。1975年又用作电影彩色染印法的媒染剂,试验成功。
(2)1969—1972年从蛤蚬制取精氨酸盐酸盐,用于治疗月干昏迷症,效果良好。1973—1974年,利用带鱼鳞制取6—硫代鸟嘌呤为治疗白血病提供了新药源,1975年鉴定,经25个医院、69个临床病例试用,平均有效率达70%。
(3)1975年以海带制碘的大量联产品甘露醇为原料,合成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用作多种农药(二溴氯丙烷、滴滴畏、乐果、亚胺硫磷、扑灭威等)的乳化剂获得成功。既减少了进口,又节省了粮食。1976年以海带为原料,制成褐藻酸钠注射液一代血浆,经数十名病人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4)1965—1972年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新工艺,从海带及其卤水中提碘获得成功。优点是:得碘串高、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劳动卫生条件好。现在全国已有90%用此法提碘。
(5)1974年从海带提碘的联产品甘露醇中提取褐藻酸钠,采用钙化、水洗、提纯,使之达到食用标准,制成药用胶囊代替明胶货源。
(6)1972年以产量较多的鳗鲳鱼类为原料制成鱼蛋白发泡剂,代替生产蛋白糖类需用的鸡、鸭蛋制成的蛋白干发泡剂,解决蛋白糖生产所需发泡剂的供应不足。
上述水产品综合利用的各项成果,为食品、工业、医药等行业提供了过去需要进口的多种产品,做到一物多用,变废为宝,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外汇,对发展国民经济有一定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