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轻网快拖的研究

轻网快拖的研究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6-03-03    点击量:

    过去渔轮双拖网由于翼网过长、网身过短、囊网膨大、网线细、网目小,使用时阻力大、拖速慢、不适应捕捞游动较快或分散的鱼群,产量较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山东、广东等省、直辖市有关单位先后进行了改革网型的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1)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于1956—1957年研究轻网快拖,首先在带鱼拖网捕捞试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958年进一步针对不同马力的渔轮,研制出不同网目的拖网,并定出以560目为母型网。新网型的特点是:袖网短、网目大、盖网长。在捕捞带鱼,大、小黄鱼,鳓鱼,鲳鱼,鳘鱼,鳗鱼,目鱼,对虾等多种经济鱼虾类时收到轻网快拖的效果。
    (2)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和青岛海洋渔业公司在1957—1958年也进行了轻网快拖的试验研究,获得成功。其改进网型与原双拖网相比,主要不同点是:①翼网改短,以上、下空纲代替前翼网,使阻力大为减少;②身网前部扩大,而后部减小,并适当加长,采用合理剪裁方法,改善了网身的线型;③增大网目和网线粗度,改善了网具的滤水性能和结构强度。
    (3)广东省宝安县蛇口公社渔业一大队,1970年以来,试验成功网目27、30、40、60厘米等多朴规格的快速疏目拖网,其优点是拖速快,由原来2~2.5海里/小时增快到3.5~4海里/小时,网口高,既能捕到底鱼,又能捕到离底层稍高的近底鱼类;增产幅度大,一般增产20%~30%;成本低,比原网具节省网线35%~50%,受集体渔业欢迎。
    生产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新式网型比旧式网型的渔获量有很大提高,并能扩大捕捞对象,特别是捕捞带鱼的效果更为显著。1957-—1958年在上海机轮对拖底曳网渔业全面推广使用;1958—1959年已在国营渔轮上推广使用。以后群众机帆船渔业也普遍采用了这种网型。有力地促进了海洋捕捞生产的发展。曾被认为是我国双拖网的重大技术革新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