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是发展畜牧业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它可使优良种畜得到充分利用,大大提高种公牛精液的利用率,减少过多饲养公牛所需要的饲料。1972年我国开始将这种新技术普遍运用于奶牛的繁殖,以后相继用于黄牛、肉牛、水牛、猪和绵羊等。目前我国使用的颗粒冷冻精液,解冻后的牛精子活率都在35%以上,一般为40%~50%。情期受胎率在50%以上,高的地区达70%,多数指标能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上海市牛奶公司等已开始试制塑料细管冷冻精液。1976年曾援助巴基斯坦1万支,受胎率达70.59%。在推广这项新技术过程中,北京市种公牛站利用光电比色计测定精液密度,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缩短了检查时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所总结出牛精液冷冻简易操作法,采取鲜精一次稀释和在常温下处理精液,突破了国外“稀释冲击”的理论(即鲜精两次段或多段稀释及在低温下处理精液)。内蒙古畜牧兽医研究所改进了稀释液配方,延长了精液解冻后的保存时间,一般解冻后继续保存1~ 2天而不显著降低其受精能力。
这项新技术我国多数省都在进行研究和推广。如北京市奶牛冷冻精液配种的普及率达到96%,情期受胎率一般在50%以上,好的可达70%,每年1头公牛的冷冻精液可配母牛4 000头,比自然交配100头提高了40倍。全市一年可节约公牛饲养费18万元,饲料粮18万千克。改良黄牛屠宰率提高14.8%。吉林省1976年一年用冷冻精液配种母牛20多万头,情期受胎率达55%~60%,最终受胎率为75%,最高达90%以上,有力地加速了新品种的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