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5-04-08    点击量:

  (1)总结出实现小麦高、稳、低的合理动态群体结构、合理施肥、合理浇水、看苗管理和合理投资等五大技术的经济指标和措施。①每亩播种量控制在7.5千克左右,每亩节省种子2.5~3千克;②每亩农家肥由3500~4000千克,增加到6000千克;碳酸氢铵由75千克降低到40~50千克,使每亩投资减少5元左右;③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以提高农机具效能和灌溉效益,使每亩机耕费由1.2~1.5元,降低到0.8~1.0元;灌溉费由亩灌一次0.2~0.3元,降低到0.1~0.2元;④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防治,使每亩农药费用降低到0.5元。
    (2)总结出实现高、稳、低的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及看苗管理的形态生理指标和措施。①苗期的管理目标是培育壮苗、促进分蘖。一般当麦苗长出第四、五、六片叶时,也依次伴随长出第一、二、三个分蘖。叶色以青绿为正常,黄绿是偏弱缺肥,黑绿是氮素营养过多,容易造成冬前旺长。针对苗情长相的弱、壮、旺,找原因,订措施;②返青拔节期是根、茎、叶、穗都在生长,需肥水最多,对外界条件的反应敏感。管理的目标是促使麦苗向穗多、穗大、粒多、粒大方向发展。对弱苗抓早施肥、早浇水和中耕保墒,促使早生快发;对壮苗要控制无效分蘖,争取穗多、穗大,应在最高有效分蘖出现时进行深锄,拔节时适当浇水追肥;对旺苗,返青时不急于浇水施肥,应时行深锄、镇压,控制旺长;③孕穗、成穗期的管理目标是增粒数、增粒重,要浇好孕穗水、灌浆水、麦黄水,以利灌浆,减少干热风为害和及时防治病虫害。
    (3)总结出不同地区特点、不同产量水平的小麦当家品种,做到因地制宜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达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要求。
    1976年据河南省6个研究推广重点县统计,种麦面积418万亩,平均亩产比1975年增产14.6%;每500克小麦成本由0.039元下降到0.031元,共节约成本费1050万元。1977年,这项技术已普及到河南省14个地、市的3000万亩小麦丰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