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晚稻两段育秧

晚稻两段育秧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5-04-08    点击量:

  水稻两段育秧是双季稻三熟制地区的一项育秧新技术。两段育秧就是把较长秧龄的秧苗,根据其在育秧过程中,对空间和土壤营养面积的要求逐渐扩大,以及水稻在苗期适宜多次移栽的特点,分两个阶段培育:即第一阶段,按“小苗带上育秧技术”,培育成矮健秧,称“小苗阶段”;第二阶段,把秧苗带土铲起均匀分成小块或铲成狭长条,疏散寄摆到寄秧田,培育成粗壮秧,称“寄秧阶段”。两段育秧的技术要点是:①叫、苗阶段”,秧龄以20~25天,叶龄以6片叶为宜。每亩播种量为250~200千克。播后至2叶期,要肥控水促,力争早苗齐苗;3~4叶期,要肥水双控防徒长;5~6叶期,要肥水双促争壮苗;②“寄秧阶段”,寄秧秧龄以土5~25天,移栽时叶龄在10片以内为宜。寄秧在15~20天之内的,每亩寄秧75~100千克;寄秧25天以上的,每亩寄秧37.5~50千克。寄秧田的肥、水管理,以采取前促、中控、后催的办法为宜,但要防止促过头。
    关于小苗田、寄秧田、本田的面积比例,以1:3:15较为适当。
    两段育秧的优点可概括为“一省、二多、三提高”,即节省专用秧田一半以上;多种早稻和多种早、晚稻迟熟高产良种:提高秧苗质量、提高迟栽田产量、提高全年总产量。
    晚粳两段育秧每推广一亩可增产稻谷50千克以上(包括本田增产和节省秧田增产)。浙江省1975年推广面积40万苗,江苏省苏州地区推广200万亩以上。目前已在长江流域8省、直辖市推广。两段育秧是当前三熟制地区缓和季节矛盾,实现全年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