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上对高效农药的迫切需要,1949年就开始了杀虫剂“六六六”的研制。其攻克的技术难关有:加大通气管的直径,并使原料苯经过通气管进入合成器,解决了通气管的堵塞问题;控制通气速度,使反应正常进行,避免了暴沸冲料的危险;蒸馏时使苯蒸气经碱液洗涤,解决了冷凝及苯回收系统的腐蚀问题等。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完成了原料规格、合成及蒸馏方法和反应条件的确定、合成器和蒸馏系统的设计、苯的回收和“六六六”原料的后处理等试验研究工作,从而结束了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不能自制有机合成农药的历史。
从1950年开始,边试验边生产,到1952年共生产“六六六”原粉500余吨,对防治飞蝗起了重大作用。
28年来共生产“六六六”原粉330万吨,占同期农药总产量的60%以上。对农业生产及卫生害虫的防治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对我国有机合成农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