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新杀虫菌“天门杆菌(7216)”、“武汉杆菌(140)”

新杀虫菌“天门杆菌(7216)”、“武汉杆菌(140)”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5-04-08    点击量:

  (1)天门杆菌(7216)。1972年湖北省天门县微生物实验站,从棉药仓库越冬红铃虫死虫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产生伴抱晶体的芽孢杆菌,经鉴定是苏芸金杆菌群中一支新血清型新变种。经5年的生产应用试验证明。肪治棉铃虫效果一般为80%~90%。明显优于青虫菌、杀螟杆菌、白僵菌和国际上以高毒高效著称的Hd—1菌,对棉红铃虫、棉小造桥虫、水稻三化螟、黏虫、烟青虫、松毛虫等均有防治效果。同时工业生产性能好,菌体增殖快,对噬菌体敏感性差;营养要求不高;发酵后每克含菌数可达30亿以上;易于过滤,获得率一般可达70%~80%。
    (2)武汉杆菌(140)。是1969年湖北省微生物所从棉花小造桥虫中分离出的苏芸金杆菌群的一个新变种。经7年的生产应用试验证明,对小菜蛾、玉米螟、高粱条螟、棉小造桥虫、烟青虫、松毛虫、柑橘凤蝶、银纹夜蛾等20多种农林害虫的毒杀效果均在80%以上。在生产上对营养要求不高,增殖快,发酵周期短,易于过滤,既适于工业生产,又能土法生产。
    1977年湖剑匕全省应用天门杆菌防治面积已达150万亩。湖南、河北、北京、上海、江西、广东、广西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试用面积达500万亩,受到各地好评。
    “武汉杆菌”已在全国10个省、直辖市推广应用,防治面积近200万亩,其中湖北境内的56个县、市应用面积占100万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