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利用浅井-深沟体系综合治理旱涝碱咸

利用浅井-深沟体系综合治理旱涝碱咸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5-04-05    点击量:

  (1)建立浅井-深沟体系。从利用咸水,扩大抗旱水源入手,建立一个能够统一调度大气降水、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调节控制水位、水量和能灌能排能蓄的地下水库,结合农业措施,把盐碱地改造成高产稳产农田。
    (2)总结了咸水灌溉中水盐运动的一些规律,提出咸水灌溉技术和土壤盐分预测预报的方法。取得不
  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耐盐指标。
    (3)通过秋冬压盐,春季抽咸排咸,降低潜水位达2米左右,大大抑制土壤返盐过程。雨季控制水位在2~2,5米,达到防涝防托目的,并在自然脱盐基础上,用井排加速脱盐过程,使实验区非盐化土壤由占耕地总面积的17%提高到72%,平均每亩盐储量由9.25吨下降为6.62吨。 
    (4)通过合理抽咸换淡,地下水出现明显淡化趋势,弄清咸水淡化因素(上体脱盐强度、潜水降深、引渗淡化程度、承压咸水的矿化度)及其间相互关系,初步掌握水质变化的规律,提出咸水水质各项指标及动态变化,为加速咸水淡化和预测预报水质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一定依据。
    完成实验区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农田基本建设,初步实现大地园田化;旱涝碱咸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在井排沟排综合作用下,连续降雨400~500毫米也不致发生涝害:盐碱地面积由1974年占耕地 83%降到1976年的28%,通过抽咸换淡,地下咸水开始淡化,上部潜水矿化度下降1克/升以上的井,占总数的60%。
    综合治理区的农业生产有较大程度的增长,3年累计净增粮食104.75万千克,棉花3.5万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