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泛深入总结农民“三看”(看天、看地、看庄稼)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及田间土性的定位研究,提出了土壤肥力的生物热力学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土壤中的无机一有机一微生物复合胶体,受控于太阳辐射热,呈现明显的日变化与年变化规律,具有直接支配水分、养分的供应,影响作物丰歉的作用,而地理环境综合水热动态的变化又反作用于土壤胶体,影响土壤水分、养分供应的能力,所以实现作物大面积高产稳产的关键,不仅要抓好培育优良品种,而且必须抓好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和综合农业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制约一切引起水热条件变化的因素。努力实现土壤的“内三稳”(即土壤结构稳、细菌群体稳、水肥供应稳)和环境的“外三稳”(低空大气层水热动态稳、植被层水热动态稳,土壤发生层水热肥气稳)使土壤胶体发挥良好的生理功能,土壤和作物之间就能长期处于正常生理谐调的过程,从而保证大面积大幅度高产稳产。其中“内三稳”是肥力的物质基础,是通过“小三化”(即腐殖化、细菌化、结构化)实现的;“外三稳”是前提,是通过“大三化”<即农地林网化,植被混、套、间密植化,条田渠网化)实现的。中心是层层保证热、水、气、肥的稳定,最有效地发挥“内三稳”的作用,两者紧密结合,才能达到土壤园田化的高肥力水平,真正保证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
这一理论对研究总结和指导大面积高产稳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山、水、林、田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围绕土壤胶体的理论,把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沟通起来,研究了测定土壤胶体黏韧性的黏韧曲线方法,这个方法准确、简便,便于野外应用,用以指导合理施肥和土壤分类工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