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多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与研究

多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与研究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5-04-05    点击量:

  1960年从日本引入少量四倍体“旭大和”  (后改名“四倍体1号”)品种,配制无籽西瓜获得成功。 1963年在辽宁兴城引变“马铃瓜”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四倍体品种。
    1964年起“四倍体l号”和其配制的“无籽3号”在北京、上海、长沙、南宁、兰州、南京、南昌、合肥、乌鲁木齐等城市试种取得成功。1970年起,用了4年的时间育成了四倍体西瓜品种“北京2号”。同时还提纯了引入的四倍体西瓜品种“农林3号”。在此基础上,配制了该两品种的杂交组合,由于配合力强,优势大,从而表现出单瓜种子多、种子饱满、发芽率高、苗壮、适应性强、果肉紧脆、皮薄、味甜质优、丰产等特点。
    1975年冬又以该组合为母本,以“中育1号”(二倍体)为父本配制了新的三系组合——“北京红花”。
    “北京红花”无籽西瓜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华北地区春季较低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出土率高,幼苗生长健壮,坐果率高,丰产,果实4千克左右,约31天成熟。圆球形,圆浑光洁,果皮绿色有深绿条纹,皮较薄1.2厘米左右,果肉鲜红色,肉质清脆多汁,味甜,糖度在10度以上,并在较低温度下仍可保持皮薄、不空心,秕籽小而少等优良性状。
    育成的“农育1号”四倍体及其所配无籽西瓜于1965~1966年在广东推广,这在我国无籽西瓜的早期研究工作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1967一1977年育成的“板叶1号”和“板叶2号”四倍体,利用它们配制的无籽西瓜在幼苗出现三片真叶时即能以缺裂叶,还是根叶,正确鉴定是否为无籽西瓜,解决了制种工作中的一些难题。
    无籽西瓜目前在北京、湖南、安徽、河南、广东、广西、江西、甘肃、新疆等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栽培面积近1万亩。内地出口香港地区的西瓜,已基本上被无籽西瓜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