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高粱杂交种晋杂5号、4号、1号、2号

高粱杂交种晋杂5号、4号、1号、2号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4-12-09    点击量:

  晋杂5号高粱(3197A×三尺三)于1965年育成。该品种生育期130天,中早熟。株高180~200厘米。穗纺锤形,穗长27厘米,穗粒重61.2~101.2克,千粒重32.5克,壳红色。其主要特点是秆矮适宜密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一般增产23.7%~29.2%,有的成倍增产。在全国有20多个省、直辖市推广种植,并被朝鲜等国引种。
    晋杂4号高梁(3197A×晋粮5号)于1971年育成,生育期136天,中晚熟。生长势强,分蘖0.4个。单株粒重111~150克,千粒重31.3~35克,着壳率5%左右,出米率80%左右,蛋白质含量 9.02%,赖氨酸含量0.15%,含单宁0.45%。具有耐肥、耐盐碱、抗倒伏等特性,适应无霜期150天以上的高水肥地、旱肥地和盐碱地种植。
    晋杂1号高粱(3917A×晋辐1号)于1970年育成,生育期140天左右,晚熟种。株高1.8米。单株粒重160克,穗粒重110克,千粒重33克,着壳率1%~2%,半玻璃质,出米率80%~85%,含蛋白质 10.75%,比晋杂5号(含蛋白质7.62%)提高3.13%。含单宁0.129%,不到晋杂5号(含单宁 0.55%)的1/4,品质优良,适口性好。该品种具有生长势强,适于密植,耐水肥、耐旱、耐涝、抗逆性强等特性。适宜在无霜期160天以上的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
  晋杂2号高粱(黑龙11A×7384),1967年选配了该组合,1968年投入产量比较试验。该组合比当时推广良种“武大郎”增产62%。1969年定名为“同杂2号”并扩大示范。197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晋杂2号高梁属中早熟种,在春播早熟区,生育期为125~130天左右。发蘖力较强,株高200~235厘米。穗大偏散,籽粒橙红,品质优于晋杂5号。着壳率低,仅1%左右,千粒重24~27克,抗旱,耐瘠,适应性强。
    晋杂5号1973年在全国的推广面积达到了1400万亩,将近占全国杂交高粱面积的一半。晋杂4号比晋杂5号增产15.2%~32.5%,全国推广面积600万亩。晋杂1号比晋杂5号增产11.4%~17.5%, 1972年河北省兴隆县种植4亩,亩产900千克。全国推广面积300万亩以上。晋杂2号现已推广到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北京。推广面积已达400万亩,是全国春播早熟区的主要推广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