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善宝同志主持下,从1961~1969年先后育成京红1~6号春小麦新品种,以后又采取北京春播—高山 (井冈山、庐山)夏播一南方秋播1年3代的育种方法,1973年以来又育成了京红7号、8号、9号和“6082”等新品种(系),在早熟性、丰产陛、适应性、抗逆性、籽粒品质等方面都赶上或超过了墨西哥小麦。
京红7号春小麦(京红1号×奈里诺59):生育期82天,早熟。长芒,红壳,白粒,籽粒饱满,千粒重30克。株高85厘米,秆强,弹性好,抗条锈、秆锈、白粉病及干热风。丰产性好,适合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增产潜力较大。
京红8号春小麦(京红4号×墨西66):生育期82天,较早熟。长芒,红壳,红粒,千粒重37克左右。粒饱,质佳,蛋白质含量15.39%、赖氨酸含量0.37%,这两项指标是全国231个推广品种中(包括墨麦)的品质分析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株高90厘米,秆硬抗倒、抗三锈。丰产性好,适宜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京红9号春小麦(京红4号×墨巴66):生育期84天,中熟。长芒,红壳,白粒,粒饱,千粒重31克。秆矮而硬,抗三锈,抗干热风。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于中上等条件肥力条件下种植。
“6082”春小麦(S1472/506×京红5号):生育期82天,早熟。长芒,红壳,白粒,千粒重40克左右。秆矮(85厘米),抗倒,抗条锈、秆锈。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是—个适宜在中上等水肥条件下种植的良种。
京红7号、8号、9号三个春小麦新品种在全国13千省、直辖市、自治区30多个科研、生产单位试种,一般亩产200~250千克,高的350~400千克,有的亩产超过500千克。
(1)京红1号、2号、3号、4号、5号、6号是六个春小麦品种,在大面积生产条件下表现突出,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全国已推广60万亩以上。
(2)1975年京红7号、8号、9号、“6082”,在全国10个省、直辖市29个点进行了品种对比鉴定试验,在24个点中占第一位,一般比墨西哥小麦增产5%~10%,高的近20%。
1976年据26个点的资料:京红7号、8号、9号和“6082”在22个点中占第一位,其中2处与地方品种并列第一位。京红7号比墨麦增产4.2%~61.9%,京红8号比墨麦增产2%~30.4%,京红9号比墨麦增产5.8%~80.9%。1977年全国已推广10万亩。
(3)在华北平原的冬麦区,为了解决晚茬冬麦茬口紧,产量低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地区也试种春麦,其中京红号小麦新品种连续3年试种均表现突出。现已在山西、山东、河北、内蒙古、河南等省、自治区的许多县、市定为推广品种或替换品种。辽宁、江苏、宁夏、安徽、四川、广西等省、自治区的许多地区也在积极试种推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