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冬小麦新品种繁6、繁7

冬小麦新品种繁6、繁7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4-12-08    点击量:

  1964年,用{(I.B.0 1828×N·P·824)F1×(51麦×(成都光头分枝麦×中农483分枝麦)F1] F1}的F2中出现的优良单株再与[(中农2813系分枝麦×I·B·01828)F1×(N·P·824×夫诺)F1] F1中的多花多实单株进行杂交,经过5代选择,在1969年选出了繁6、繁7两个优良品种。
    (1)繁6。属强春性。中矮秆,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弹性好,耐肥抗倒能力较强。株型较紧凑,适宜密植,分蘖力中等偏弱,但成穗率高,成都平原朴植成穗一般可达30万~36万穗。穗棒形,长芒,红壳。小穗排列紧密,多花多实,小穗结实可达5粒左右,单株结实数在每亩成穗30万情况下,仍可达 40粒左右,千粒重35~36克左右。抗根腐病,高抗条锈病、散黑穗病,对赤霉病、白粉病抵抗力较弱,迟播而能早中熟、高产,生育期180天左右,适宜多熟制栽培。一般中上等肥力水平下,亩产300~400千克。
    (2)繁7。株高比繁6矮5~10厘米,穗层整齐,白穗。其余特征特性与繁6相似。一般中上等肥力条件下,亩产300~400千克。1976年在成都市龙潭公社合成八队种植的12亩,平均亩产457千克,最高的达535千克。
    这两个品种在四川省各地试种、示范中,亩产均比当地推广品种“阿勃”等增产20%以上,最高达50%。
    繁6、繁7经几年的试种、生产鉴定,确认其迟播而能早熟、高产、成穗高,多花多实的特性稳定。四川省已列为推广的优良品种。到目前为止,该省种植面积约有200万亩以上。广东、广西、河南、甘肃、陕西、湖南等省、自治区也亦大面积推广,表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