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683是1959年用“碧蚂1号”作母本,“阿玛”作父本杂交,1967年育成。1967~1969年在郑州试验,平均亩产比推广种“阿失”增产8.3%。1969年以后扩大试验、示范,比当地推广种增产,豫北为6%,豫西为13.4%,豫中为10.2%。
    该品种届春性。穗粗大、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千粒重40~45克,品质较好。分蘖力中等。株高90~100厘米。对条锈病免疫,对叶锈病中抗,叶枯病也轻。成熟期中等,近似“阿夫”。成熟时秆、穗色泽黄亮。历年生产实践表明,后期耐高温能力强,较抗青干及干热风。在晚茬条件下较其他品种增产、稳产。一般亩产200~350千克,是中等肥力地区的优良品种之一。
    这一品种由于抗干热风、增产、稳产,从1972年推广以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77年已达700万亩左右,已是周口、商丘、许昌等地区的当家品种。安徽、扛苏等省也有引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