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研究取得如下成果:
1.草地可燃物的动态研究
可燃物含水率、灰分含量越高,可燃物有效燃烧性越差;
燃点是确定草原火发生的重要指标;
火蔓延速度随可燃物面积/体积的增加而增加,点燃时间随面积/体积增加而减少;
当空气湿度小于45%、可燃物含水率小于17%时易发生草原火;
土壤水分可间接影响草原火。
2.火行为研究
可燃物量影响草地火强度和火形状;可燃物床体积密度影响火行为;可燃物含水率影响草地火发生、蔓延以及有效辐射热量。
3.草原火的实时监测研究
4.草原火灾时空规律研究
内蒙古草原火情发生最频繁区域在北纬45度以北、东经110度以东地区。
5.草原火险的区划研究
首次初步制订草原火险区划的依据和标准以及火险区划图,并研制出草原火险区域动态模型。
6.系统的研制
7.NOAA卫星第三通道数据停发后的草原火灾监测技术研究
该项成果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和方法可以为我国广大草原区和森林区火灾的监测、灾情评估提供借鉴。
向农业部防火办提供草原火灾监测数据,该信息已经被锡林浩特市在扑灭草原火灾中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