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白僵菌工厂化生产新工艺、新剂型及应用技术

白僵菌工厂化生产新工艺、新剂型及应用技术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本项成果针对多年来国内白僵菌生产一直未达的工厂化规模、产品质量低以及生产环境污染严重、有碍工人身体健康等问题,创造性地采用合理配方,高浓度液体发酵,载体上直接、快速产孢新工艺和密闭式负压收集纯孢子等方法,简化了生产工艺,缩短生产周期7天左右。原菌粉含孢量150亿~210亿/g,高孢粉含孢量1000亿~1900亿/g,活孢率90%以上,节省了能耗和原科,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了生产季节,并且使车间空气中孢子粉尘浓度下降至0.3~0.6mg/m3,低于国内规定lmg/m3的安全卫生标准,保证了生产工人身体健康。通过不同助剂和填料的多种配比实验,研制出含孢量500亿/g的高孢子可湿性粉剂新剂型,其孢子含量比苏联商品制剂Boverin(50亿/g)高10倍,比国内土制产品(80亿~100亿/g)高5~6倍,可湿性粉剂分散性好,粘着均匀,杀虫率95%以上,田间应用效果良好。研究确定了孢子粉最佳贮藏条件;在10℃~20℃相对湿度0%~30%左右贮存二年。孢子发芽率80%以上。本套生产工艺和配套技术具备了商品化生产的要求,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筛选出玉米螟9号,蛴螬吉4号和挑小食心虫46-1,46-2,37-3等5个高毒力新菌株,利用酶技术探索了白僵菌遗传变异规律,简化了毒力测定方法,研究利用芽生孢子制出每毫升106-7个原生质体,并形成再生,为遗传育种打下了基础。
  在应用技术方面,革新了防治玉米螟方法,采用地面机动喷粉喷雾和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代替人工撒颗粒剂方法,提高工效90%。降低成本50%左右。研究出一套防治玉米螟策略并在生产上发挥了作用。此外,利用白僵菌防治桃小食心虫、蛴螬及茶小绿叶蝉也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性效果。五年来,在辽宁、吉林省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面积共计33.5万公顷,增产粮食2.01亿公斤,创经济效益74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