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耐盐碱优良牧草筛选及利用

耐盐碱优良牧草筛选及利用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获奖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1.筛选耐盐优良草种
  从国内外搜集、引种参试牧草83份,在完成室内和田间的比较筛选试验后,对其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24个草种各生育期的耐盐性进行系统深入地测定,从中筛选出14个耐盐碱优良草种,适于重度盐碱地栽培的草种有星星草等5种;适于中度盐碱地栽培的草种有鹅头稗等5种;适于轻度盐碱地栽培的草种有湖南稷子等4种。其中星星草、朝鲜碱茅等是首次引进我区的。马蔺的驯化并大面积栽培为国内首创。  
  2.部分草种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
  对星星草、朝鲜碱荠、马蔺、鹅头稗、沙打旺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并完善了这些草种的播种及栽培技术。如在年降水量350mm~400mm条件下旱植朝鲜碱茅技术,灌溉条件下星星草播种关键技术,利用高矿化度地下水种植朝鲜碱茅技术等。根据试验地土壤含盐量,pH的不均一性,进行了牧草混播技术、野生芨芨草的移栽试验,马蔺种子的发芽、出苗规律研究和播前种子处理技术,以及无性繁殖和浅耕翻更新根茎禾草为主的盐渍化草场等技术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旱植朝鲜碱茅技术、野生芨芨草移栽试验和马蔺种子发芽、出苗规律的探索和播前种子处理技术在国内是首先进行的。
  3.盐碱地种草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动规律
  对盐渍化土壤种植耐盐碱优良牧草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动规律连续四年进行了全面测定。测定项目包括:0cm~50cm土层土壤含盐量、pH、盐分8大离子、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孔隙度、坚实度、水稳性团聚体、几种土壤水状况,常规养分分析和根系残留物的测定。无论从时间的连续性还是项目的全面性看,在国内是领先的。
  4.在国内首次确定出适合于生产中应用的牧草耐盐性测定方法和评价指标,主要是:
  ①室内采用3种方法测定供试草种发芽,出苗期和苗期的耐盐性。a.采用试验点盐结皮浸提液加蒸馏水,用电导法配制不同浓度级差溶液;b.取试验地重盐碱土加非盐碱土,用电导法配制不同含盐量级差土壤;c.用五种酸根离子的钠盐配制水溶液,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布置试验,室内作供试草种的发芽出苗试验和苗期观察。
  ②牧草出苗期、苗期、返青期耐盐性测定方法,应根据田间出苗率高低,保苗情况和返青结果划分为3至5个级差,定时、定点采集各级差地段或植株下土壤含盐量;生长期、成熟期耐盐性的测定方法,应在秋季根据牧草生长好坏在试验地内划分若干样方,测定样方内株高和产草量,同时测定样方内土壤含盐量、pH。分析土壤含盐量,pH对牧草各生育期的影响,全面评价供试草种的耐盐性。
  把上述测定结果进行处理,根据相关系数或由Logisc方程所确定的牧草半致死土壤含盐量或供试各种溶液浓度值,可作为牧草耐盐性评价指标。
  本项目共完成试验示范面积7978.6亩,指导推广完成种草改良盐碱地面积15000余亩。各类草平均亩产351.5kg。试验示范面积共收青干草197.5kg,收各类草种25.3万kg,两项合计新增总产值76万多元。

图1:表土层0~5cm含盐量为0.5%的盐碱地上直播的一年生饲草箭舌豌豆


图2:表土层0~5cm含盐量为0.7%的盐碱地上直播的多年生牧草芨芨草和老芒麦


图3:表土层0~5cm含盐量为0.5%的盐荒地上直播的星星草(出苗期)


图4:表土层0~5cm含盐量为0.5%的盐荒地上直播的星星草(生长期)


图5:表土层0~5cm含盐量为0.5%的盐荒地上直播的星星草(成熟期)


图6:表土层0~5cm含盐量为0.7%的盐碱地上直播的一年生饲草鹅头稗(成熟期)


图7:表土层0~5cm含盐量为0.6%的盐碱地上直播的多年生牧草马蔺(盛花期)


图8:表土层0~5cm含盐量为2%~3%的弃耕地上移植的多年生牧草芨芨草


图9:成熟期的鹅头稗


图10:表土层0~5cm含盐量为0.7%的盐碱地上直播的芨芨草与鹅头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