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牧区无鼠害苏木的建立与巩固的研究

牧区无鼠害苏木的建立与巩固的研究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随着牧民的定居、鼠害伴随而来,创建无鼠害居民区是政府和人民的迫切愿望。
  接受中央爱卫会下达的任务,选鼠害严重的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贡宝拉嘎苏木(乡)作为基点进行研究。该苏木有883户牧民,分散在700km2的草原上。
  建立无鼠害苏木的指标:一次灭鼠效果在90%以上;灭鼠后3年内随时抽查,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
  1.1983年5月~1984年5月小区试验
  在此苏木内选3个浩特(居民点,共有3424间房进行试验),用2.5/万敌鼠钠莜麦饵采用饱和投饵法,连续投饵10天(吃完就补),21天后调查效果,灭效为97.76±0.64%。
  巩固灭鼠效果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作对比试验:
  (1)灭鼠后不作任何处理;(2)灭鼠后每间房内放置一毒铒盒,每月补充一次毒铒;(3)灭鼠后养猫不放毒铒盒;(4)不灭鼠仅养猫;(5)选一个浩特不灭鼠作空白对照。对上述5种处理每月中旬均用鼠迹法、每两月均用鼠夹法各调查一次鼠密度,经过一年调查,结果表明:第(1)种处理仅能控制半年鼠害;第(2)种即灭鼠后放置毒饵盒是最佳处理,可把鼠密度长期控制在0.88%以下。第(3)种处理可适当控制鼠害;第(4)种不能控制鼠害。
  2.1984年5~6年全苏木居民区灭鼠
  用5/万敌鼠钠莜麦,间断饱和投铒灭鼠,灭前捕获率为11.46%,灭后为1.05%,灭效为90.83±3.41%。
  3.1984年6月~1986年9月全苏木巩固灭鼠成果
  在全苏木灭鼠范围内灭鼠后,推广1983年试验成功的办法,在每户厨房的隐蔽处各放一个毒饵盒,每半年更换一次新鲜毒饵调查鼠密度,连续调查两年半,鼠蜜度最高也只有1.18%,1986年6月调查,仅为0.42%。
  全苏木灭鼠后3年内连续调查鼠密度一直控制在1.18%以下,达到了巩固灭鼠害标准。
  鉴定认为在一次比较彻底的灭鼠后(灭效90%以上),在室内放置毒饵盒,每半年补充一次毒饵是牧区居民点长期控制鼠害的好方法,毒饵盒成本低(每个平均0.6元)放在隐蔽处既简便安全又卫生,不污染环境,牧民乐于接受;牧区建立无鼠害苏木,对控制鼠疫、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边防建设和民族团结有重要的意义,社会效益显著;牧区建立无鼠害苏木并得到巩固,在国内属于首次,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