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仓鼠科常见六种动物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预测研究

仓鼠科常见六种动物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预测研究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本项目以生态学和数量统计学为原理:
  1、长期定点观测,首次积累了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危害严重的仓鼠科六种动物(长爪沙鼠、子午沙鼠、小毛足鼠、黑线毛足鼠、布氏田鼠和黑线仓鼠)连续13年的基础资料,揭示了其数量变动规律,为国内外同类研究所不及。
  2、预测指标选得科学,模型准确、简单、明了,便于基层推广。经筛选利用捕获率和繁殖指数作为综合预测指标(包含了气温、降水等因子),以及利用时间序列法建立的模型,均预测准确,预测水平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
  3、长期预测模型是用当年春季数量预测翌年春季数量,中期预测模型用当年秋委数量预测翌年春季数量,为大面积防治提供育分的准备时间;中期预测模型又是长期预测的复测,可进一步校正长期预测值。
  4、首次对仓鼠科28种动物进行数值分类,将麝鼠从田鼠亚科独立划分为一个亚科,克服了传统分类中的人为干扰,使分类工作更加迅速、准确,填补了国内外啮齿动物数值分类的空白。
  5、1991~1996年连续发布《鼠情预报》31期,准确率85%上,不少时段达到100%,已在生产中发挥效益。1995~1997三年在内蒙累计推广9051.7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牧草22.8公斤、节省防治费用0.13元,每亩新增纯收益2.41元,3年获经济效益12124.8万元。根据预测,在鼠害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把危害控制在萌芽状态,不仅节省大量防治费用,减少鼠药对环境污染,还可控制鼠传疾病,保障人畜安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于1998年元月向北方十省(区)草原(饲草饲料)站正式发文推广这一成果。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