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地区差异与均衡发展中国区域农村经济问题剖析

地区差异与均衡发展中国区域农村经济问题剖析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农村经济是个复杂的大系统,而且区域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性。本项目开展区域农村经济的比较研究,探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农村经济在地域空间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内容包括总体研究、重点论题研究、区域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四个部分:
  1、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变化规律,根据经济起飞阶段农村工业区域非均衡增长的阶段性和我国业已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特征,提出到本世纪末的中国农村经济总体差异程度将进步扩大的结论。
  2、划分我国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剖析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段性特征;界定农村经济实力的概念,测定区域农村经济实力及其差异;测度农村经济运行效率及其空间差异;测算以县级为单元的中国农民收入差异的基尼系数;运用区域绝对和相对农业比较优势理论,阐述不同农业类型区特点;探讨区域农村经济结构变动趋势。通过这几个专题的剖析和归类,勾划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规律性特征。
  3、从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出发,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沿边8个农村经济类型区。对不同农村经济类型区阐述了区域类型的差异特征、发展水平、优势和未来发展建议等。
  4、最后总结了农村经济区域间的差异及差异演进的规律,谨慎地提出既能保持适度区域差异又能“均衡”发展的建议和区域农村的经济的东、中、西三种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我国农村经济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效率优先的原则卞兼顾空间均衡。本成果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是国内首次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对有关部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研究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