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技术推广为重大科研成果推广项目,可在全国各类有灌溉条件的麦区示范推广。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以小麦不同器官的同伸规律为基础,用叶龄余数为指标,判断穗分化和器官建成进程,以不同叶龄肥水效应和株型模式为促控措施的依据,因地制宜应用双马鞍型和大马鞍型两套促控管理技术。实践证明推广此项技术对推动成果转化,促进我国小麦生产,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节约开支,增产增效有显著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迅速有效地推广该项技术,我们采用了以下几项措施:
1、统一计划,统一部署,针对当前农村的生产形式,分年度制定统一推广计划、任务和效益指标。在一般大田推广双马鞍型促控法,在高产大群体麦田推广马鞍型促控法。建立统一的田间技术档案和调查记栽标准,以准确指导大面积推广。
2、加大行政力度,健全组织体系。承担任务的各单位分别建立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层层负责,使之在组织上得到保证,技术上得以落实。
3、利用空中电波,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及报刊等传媒,对推广该项目的意义、技术内容、操作规程、增产效果进行广泛宣传,以加快推广速度,提高推广效果。
4、强化典型示范,建立技术样板田。
5、实行集团承包,政技物结合,开展综合科技服务。
6、建立叶龄观测站,研制应用叶龄指标促控计算器,科学指导技术推广。
7、综合利用各单项技术,进一步完善叶龄指标促控法。
8、创立地毯式推广法,全面铺开技术推广,从上到下,统一行动,层层落实,一抓到底,不留死角,迅速扩大推广面积。沧州市应用此法推广程度达80%以上。
该项目在冀、鲁、豫、晋有关地区近两年就推广4660.2万亩,推广程度达到38%以上,平均亩增产30.10公斤,增产幅度为7.5%~11.9%,总增产小麦140269.81万公斤,新增纯收益239457.678万元,超额完成任务指标,经专家鉴定,该项成果在农业技术推广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