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典型草原区草地螟消长规律与激素在测报、防治中的应用

典型草原区草地螟消长规律与激素在测报、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该项研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首次对我国草原区草地螟进行了连续9年的定位研究。

  1.系统研究了草地螟生物学和生态学,提出:(1)草地螟在该区基本不能化蛹越冬;该虫在研究区一般年份为不完成的两代,温湿年份可有两代。(2)越冬代成虫迁入该区后,只有部分可在当地产卵,是因其卵巢发育阶段不同所致,解剖雌虫可鉴定卵巢发育阶段。田间观测与室内饲养研究证明:温度、湿度、营养和饮水条件的不同,均可造成雌雄不孕;提出了“温度一生殖率”、“湿度一生殖率”两个数学模型,揭示了该地区草地螟发蛾量、卵量、幼虫发生量和危害程度均不成正相关的原因与规律。(3)发现该区有15种草地螟天敌。在草地螟种群数量下降后的恢复期中,天敌对该虫有明显的抑制,但大发生期作用不明显。(4)成虫对蜜源植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与幼虫取食植物的选择性相吻合,产卵繁殖中心往往是幼虫危害中心;喜食植物在当地的点片分布和该虫的选择觅食,是形成成虫迁飞、幼虫扩散危害的原因之一。(5)锄草、中耕、灌溉等人为农艺活动,可灭卵灭蛹控制该虫。

  2.明确提出以统计雌雄有效生率为中心的草原区草地螟测报原理,以及抓点保面,主攻幼虫,控制成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3.1997所通过单体饲养,发现并证实了草地螟的性引诱,从雌蛾性腺体提取出性激素,从模拟合成的7种化合物中,首次在我国筛选出高专属性、高活性的一种3元组份性诱剂,比黑光灯诱效高5.2倍,比加拿大筛选出的单元组份诱效高2.6倍,从而为我国草地螟测报和防治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径。

  4.首次应用抗蜕皮激素灭幼尿防治草地螟成功,具有处理简单、用药少、灭效高、耐雨淋、不伤天敌、人畜安全、防治成本低(0.4元/亩)的特点,开辟了激素防治草地螟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