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一X 54A系我国首次育成的耐氟强健性蚕品种,1987年通过江苏省多点共同鉴定及农村生产鉴定,主要经济性状居参鉴品种首位,万头收茧量比现行当家品种提高7%,茧层率23.44%,一粒茧丝长1279m(比对照种增长300m),解舒丝长增长200m,出丝率18.7%,净度96~97分,解舒率81.77%,该品种还具有孵化、眠起、老熟齐一,耐氟(稚蚕期在100~120mg/kg氟化钠添食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发育)等特点。1987年开始先后在江苏、四川、安徽、山西、山东、浙江等省氟污染地区推广,年推广量达40万张左右,对稳定我国氟污染地区的蚕茧生产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该品种具有耐氟、丝质优、粒茧丝长长(54A达1400m左右,是我国日系品种中最长的品种)、三齐等特点,是育种的好素材。“八五”期间全国各省区用丰一、54A作杂交亲本或直接作对交品种,又育成了7对强健性耐氟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7AX 57B)X(24X46)单限性多丝量春、秋兼用品种,1987年通过江苏、山东两省共同鉴定及农村生产鉴定,其结果:万头收茧量比苏5X苏6、菁松X皓月提高3%~10%,刀头茧层量提高3%~6%,茧层率24%~25%,一粒茧丝长1300~1400m,解舒率70%~90%,生丝率17.02%~20.74%,具有体质较强、产量高、丝质优耐粗饲料等特点,耐氟性优于苏5X苏6、菁松X皓月,先后在江苏、山东、陕西等省推广,1988年~1994年年推广量达50万张以上。该品种目前在北方蚕区陕西省推广应用。江苏省引进24、46两日系品种与中系5、4对交育成新品种“5·4X24·46“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