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高产规律及技术指标研究是197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下达的项目,主要围绕茶树高
产规律及主要技术指标,在?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调查研究各地大面积高产茶园的主要技术指标:通过对1.5万亩平均亩产干茶
150kg以上茶园的调查总结,从茶叶产量的构成因子、茶树叶面积指数、茶树群体对产量的
形成、以及茶叶产量分布等方面的分析和测定,提出了大面积高产茶园产量的形成特点。
2.茶树群体结构与生长的关系:以中小叶种茶树为材料,进行了种植密度及相同密度不同组合方式的试验,从茶树生态效应、茶树生理变化,以及茶叶产量演变的测定,提出了茶树的最适种植密度范围。
3.茶树需水规律与茶园喷灌技术:通过田间、盆栽试验与调查研究,结合土壤水分特性与动态变化、耗水量与气象条件和茶树结构的关系,提出了茶树最适田间持水量和喷灌主要技术参数。
4.修剪技术对培养高产树型与生产效应的关系:用14C示踪法研究了秋冬季茶树的物质积累与分配,提出了贮藏物质是茶树修剪的物质基础。茶树定型高度应视品种、繁殖方式而定。中小叶种茶树的最适定型高度为70~80cm。
5.高产茶园的土壤理化性状:本试验对9个高产单位的13块茶园的土壤理化特性进行了测定,提出了高产茶园的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和演变趋势。
6.高产茶树对氮肥的吸收和利用:采用15N示踪法,对春、夏、秋冬肥的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状况作了多年重复测定,提出了各季节的适宜施肥时期和配比。
7.高产茶园栽培技术经济效益:探讨了不同农业措施条件下茶树经济栽培的若干特点,提出了茶树栽培中技术与自然因素、技术与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表明龙井43茶园的采制方案、减耕、经济施肥等技术是有效可行的。
从以上7个方面的研究提出,在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的中小叶种茶树,要达到大面积平均亩产大宗茶150~200kg的产量,芽叶数量是构成茶叶产量的主导因子。其主要技术指标是:茶园覆盖度为80%~90%,亩植茶树o.4万株以上,树高70~80cm,每采100kg干茶补充纯氮10kg左右,土层厚度6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在1.5%以上,pH值4.0~5.5,质地中壤一重壤土,最适田间持水量为80%~90%。
±述研究结果,已在浙江等产茶区应用,其中以丽水地区推广面积最大,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使全区茶叶产量由1 78万担提高到9.30万担,增产4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