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炭疽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是我国黄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通过黄瓜主栽区枯萎病菌、霜霉病菌和疫病菌的致病性测定,发现这些病菌虽然存在致病力大小差异,但没有致病性分化。因此,就这些病害而言,抗病品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理论上证明了黄瓜抗病育种的广阔前途。在黄瓜枯萎病菌致病性研究中,继美国、以色列和日本小种(生理小种1、2、3号)之后,发现了中国小种(暂定生理小种1号),使我国黄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研究水平,提高到国际水平。“六五”、“七五”期间陆续提出和完善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和疫病的抗病性鉴定技术,其方法简便、鉴定周期短,结果误差小,适合大批量材料的抗病性鉴定和筛选。这套抗病性鉴定技术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枯萎病的胚根接种法和疫病的子叶点滴接种法鉴定技术,国内外尚无报道,是个创举。
提出了4个组合的多抗性鉴定技术,适用于品种或材料的多抗性鉴定与筛选,多抗性单株可直接进入成株期的经济性状鉴定和采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