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中育7号甜橙的育成与应用

中育7号甜橙的育成与应用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中育7号甜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1963年应用60CO-γ射线辐照锦橙单株种子,从10kr辐射实生一代中筛选出少核、质优突变株,将其转接鉴定、枳砧嫁接繁殖,经遗传性鉴定,少核性稳定,1981~1983年,从MV2的分离筛选中获得无核优质突变株系。1985~1992年,同步进行MV3品种比较试验,南亚热带、中亚热带产区区域适应性试验、中间试验、MV4生产试种,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强,1994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命名,1997年通过农业部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1、主要性状,树势健壮、适应性强;果实短椭至椭圆形,果形整齐,果皮呈鲜艳橙红色,美观,商品率高;平均单果重170~180g,单果平均种子0.06~0.51粒(亲本锦橙7.92粒/果),达无核水平;果肉细嫩、果汁丰富,酸甜适口,味浓、具芳香,品质上等;每l00ml果汁含Vc48~57mg,柠檬酸0.99g,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11%~12%果实出汁率高,达56.9%~61.94%,果汁橙黄鲜亮,具芳香极宜作加工橙汁。丰产6~8年生(枳砧)树,3年平均株产为14.6kg;10月下旬(南亚热带)至11月中旬(中亚热带)成熟,比对照锦橙早熟10天左右;耐贮性好,采后保鲜期150天左右。经12年种植,优良性状稳定,是适于我国甜橙产区推广发展的鲜食加工兼用良种。
  2、花粉育性及细胞遗传学鉴定,该品种花粉败育率高,达65.2%~73%(对照27%),花粉畸变率为70.6%~88.2%(对照42.3%),花粉畸变率与败育率趋势一致。经相关性分析,花粉败育程度与种子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经细胞遗传学研究鉴定(1988~1989)表明:辐射诱发的染色体联会消失和结构变异(倒位、易位)引起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行为异常,是致使该品种花粉高度不育,现表出稳定无核性状的根本原因。对该品种辐射诱发无核突变的细胞遗传学机制系统研究,在柑桔类果树中尚属首次。
  3、该品种目前已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省(市)推广,仅据其中30个县(区、市)统计,已种植244.765万株,近5万亩,获直接经济效益1.07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