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甜菜产区病害蔓延,甜菜产质量下降,生产上迫切需要比原有推广品种含糖率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新品种。甜研303及甜研304就是适应这种形势而育成的高糖、抗病型多倍体品种,二者均由同一母本四倍体晶系甜425分别与父本甜202和甜217品系杂交而成。四倍体母本是由甜425品系内经过不同自然条件及病区严格鉴定和选拔出的3个不同系号按1:1:1组合而成。
甜研303和甜研304品种匀属于高糖抗病型品种,其共同特点是:(1)含糖率高。甜研303在全国8省区的区域试验中,含糖率均居各地参试材料第一位,平均含糖16.2度,比当地对照品种提高1.5度。两品种全国150个试验点次平均提高含糖1.1度。(2)抗病性强。对根腐病和褐斑病有较强的抗耐能力、对丛根病、白粉病和黄化毒病亦有一定抗性。(3)具有较好的抗涝性。在多雨、内涝地区或年份仍可获得较高产量和含糖。(4)产糖量高、产值高。据1988~1997年全国150个试验点次的试验结果,甜研303与甜研304平均每亩根产量1997.7kg,比各地对照品种增产10.4%(188.2kg,60.22元),提高含糖率1.1度,增加产糖量18.4%(50.6kg,202.40元),每亩新增纯收益258.00元。(5)适应性广。在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宁夏、薪疆石河子、伊犁等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占全国甜菜总面积的50%,是我国建国以来播种面积最大推广速度最快的品种。(6)综合经济性状优于国内外多倍体品种。含糖率比国外品种提高1~6度,褐斑病情降低1~2级。与已获国家奖励的甜研301、甜研302、新甜6号相比,适应性更广,含糖率和抗病性都有较大提高。
1991~1997年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1502万亩,其中1997年为359万亩,平均亩净增值258.00元,七年共创经济效益27.1亿元,其中1997年为9.26亿元,预计今后还可推广1000万亩以上。甜研303及甜研304品种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达到同类品种的国际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