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适合麦棉两熟的夏套低酚棉花新品种——中棉所20

适合麦棉两熟的夏套低酚棉花新品种——中棉所20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我国人多地少,粮、棉、油、饲料争地矛盾十分突出,急需集棉、油、饲于一身的早熟低酚棉品种。而适应麦棉两熟的夏套低酚棉新品种中棉所20的育成,为我国高效农业提供了适宜的品种。
  目前,生产上由于棉籽内含大量棉酚,其直接利用受到很大程度限制,而原育成的低酚棉品种,其低酚性状不是受双隐性纯合基因控制,不能稳定遗传,同时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高,后代分离严重,难于综合利用。1985年以(陕2942X中642)F1代为母本[(607× 4086)×PR80]F1代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育成中棉所20。在较好平衡早熟、低酚、丰产、优质、抗逆性的基础上,重点将控制低酚性状的两对隐性基因(g12g12g13g13)纯合,使其遗传稳定;同时有闭花授粉和早散花粉特性,降低了自然异交率,这在目前短季棉育种上,实属首例。
  中棉所20主要特点:①早熟:生育期113天,比中棉所16早熟2天。②低酚性状稳定:棉籽的低酚性状受双隐性纯合基因控制遗传稳定。③异交率低:闭花受粉,且花粉散发时间较其它品种早20分钟,降低了异交率,大田低酚株率达98%以上。④综合利用价值高:棉籽中棉酚含量仅为0.0025%,低于国际卫生食用标准0.04%。⑤适应性广:在黄淮海棉区用作麦棉夏套,长江流域棉区作麦后直播,新疆特早熟棉区作一熟春棉都较适宜。⑥丰产:品比试验霜前皮棉较中棉所10增产20%;天津区试和生产试验霜前皮棉分别比中棉所16增产15.3%、15.2%;河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分别比辽棉9号增产13.1%、18.1%。⑦抗病:枯萎病指1.6,黄萎病指13.5,高抗枯萎兼抗黄萎。
  中棉所20于1995年获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资助,1996年通过天津市和河北省品审委员会的审定,1997年在全国50多个作物新品种中,是唯一获一等后补助的棉花品种。我国低酚棉年推广面积120万亩,中棉所20约占总推广面积的80%。据查询是当前我国和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低酚短季棉品种,1993~1997年累计推广面积529。7万亩,增收小麦5.30亿公斤,皮棉2913.4万公斤生产低酚高蛋白质棉籽4.34亿公斤,按《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新方法计算,已获经济效益4.06亿元,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