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黄淮海平原农牧结合研究

黄淮海平原农牧结合研究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该项研究是为黄淮海平原农区,特别是中低产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业生 产结构,促进农区畜牧业发展,综合治理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而进行的。

  研究着重于农牧关系,应用生态经济和资源经济学原理,采取宏观与微观、点与面、理论分析与科学试验、试验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与lo个县(市)、近百农户建立了试验监测网,在大量调查和试验基础上,从定性、定位、定量的角度对农牧结合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

  1.根据建国以来农牧业生产发展状况,及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调整牧业地位,实行农牧结合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2.从理论上阐述了农牧结合的概念与机制,指出饲料和肥料是结合点,整体、稳定、高效、协调和循环再生是结合的机制。

  3.按照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及农牧结合特点,建立了7个指标组成的农牧结合分区指标体系,经系统分析划分出苏北、淮北、冀鲁低平原、太行山前平原、京津唐五个农牧结合区,并进行了分区论述。

  4.通过对饲料来源及利用状况,畜牧业生产情况,不同生产水平区农牧结合状况及资源潜力的分析,提出各类型区农牧结合模式即:粮食产区一草、杂食畜并重;棉粮区一草食畜为主;城郊型三大农牧结合模式。

  5.通过试验和生产应用,秸秆氨化、青贮及饼类脱毒处理,提高了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及 利用价值,在中低产田和冬闲地中利用耕地空闲时间和空隙地种植牧草,促进了农区畜牧业 发展和饲料体系的建设。

  6.按照农牧结合发展规划预测,在近期(10~15年),本区畜禽结构千均亩存栏量可由 o.8个羊单位,提高到1.2个羊单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o.3个百分点,使中低产田土壤 有机质含量达到1%以上,粮食年产增加25~50kg,全区增产粮食10%一20%,增产肉22%一44%,形成新的生产力。

  该项研究软硬件结合,多学科联合攻关,可为国家制定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及其它类似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又可为农户提供示范样板,本研究成果已被一些地方政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