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我国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研究及抗源有效性评价利用

我国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研究及抗源有效性评价利用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对小麦白粉病病菌毒性和寄主抗性两方面进行了深人系统的研究。组建了适用于黄河流域麦区的保防技术体系。
   1、建立并完善了病菌毒性监测体系,对我国25个省(区)进行了系统的连续监测,明确了我国小麦白粉菌的毒性构成、分布、频率和变异动态,查清我国小麦白粉菌目前的优势群体为Pm8基因的毒性群体;我国西南地区白粉菌的毒性构成比其它地区的复杂,Pm2、Pm4a、Pm4b、Pm2+Mld在西南地区已丧失或将丧失抗性;Pm21、Pm2+6、Pm2+Talent在全国各主要麦区为有效基因:明确了我国16个省(区)的鹅观草等7属40种和我国9省及14个国家的波兰小麦等8种42个亚种均属小麦白粉菌寄主范围,同时筛选出披碱草等一批外源抗源。
  2、改进或组建了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技术并组装成系统的抗性研究体系。鉴定了2万余个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出抗源873份,对893份次抗源进行了分小种鉴定,对1114份次抗源进行了异地鉴定,向20多个省折60多个育种单位提供抗源325个,合计7500份次。对210个优异抗源进行了抗性基因推导,明确了其所携带的抗病基因;1)在我国农家品种中,发现了含我国特有抗白粉病基因的小白冬麦等8个高效新抗源;2)贵州的十几个抗病品种含Pm4a;3)筛选到7个具新抗谱类型的抗源;4)从上百份材料鉴定出Pm2、Pm4a、Pm4b、Pm2+6等有效抗病基因;5)证明南京农大创制的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携Pm21)是我国目前唯一免疫的抗白粉病基因。  
  3、从当前生产品种中筛选出温麦4号等18个抗、慢病品种(系);利用筛选出的抗源育出晋麦 49号等抗慢病品种10个,累计推广1280万亩,经济效益5.5亿元;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160.5万亩,累计经济效益0.4亿元。本项目总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