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成果是从红壤丘陵上部到沟谷底部进行立体农作制度和配套技术研究,成功地提出五项技术。
1.丘陵沟谷底部水田三熟高产技术,成功地研究了双季稻套种技术,解决了双季稻迟熟品种季节矛盾,使全年水稻亩增产162.0Kg,增产20.7%;筛选出双低油菜品种——中油119和窄厢覆土等项栽培技术,提高产量29.6%;研究水田养分变化特点,按土壤矿化氮、水稻群体结构、叶片C/N值为依据的氮肥施肥技术,使水稻产量增产11.3%。
2.丘陵坡麓高岸田节水栽培技术,按水量供需平衡和作物耗水规律,提出三种多熟制种植方式。使单位水效率0.73元/mm提高到1.85元/mm,农田耗水量减少7.7%~29.6%,节约灌溉用水80%。研究出节水技术,耗水量减少100.7mm,省水50%~60%,增产20%。
3.丘陵下部旱地粮经作物高产的土肥水调控和抗干旱栽培技术,建立了土壤湿度数据库,明确土壤干旱发生机率和干旱期,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深沟撩壕、秸秆还田等措施。使玉米、西瓜产量提高15.6%和61%;筛选出一批玉米、小麦、大豆、花生等良种,分别增产52%、30%、40%和60%;采用不同作物宽行间作套种,每亩增值37%~44%。
4.丘陵中部发展果、茶优质高产技术,筛选出3个早熟油桃品种,研制出三种茶树营养调控剂和抗干旱技术,并研制出一种名茶,经济效益提高于10倍。
5.丘陵上部草林畜结合,筛选出优良牧草品种17个,提出牧草建植技术,马头山羊饲养技术和研制蛋鸭饲料新配方,产蛋率提高10%。林草结合,覆盖率增加12%,水土流失量减少46.3%。改善生态环境。
五项技术,使整个丘陵区形成山、水、田、土综合治理,粮、经、果、林、牧全面发展的立体农业新格局。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试验示范期间仅零陵地区推广49万亩,增加经济效益2.1亿元,并在赣南、鄂南、桂北推广,也收到明显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