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研究探讨了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含义和特点,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提出适合我国的用幂函数型式的生产函数模型来测定一个时期的农业技术进步率的方法和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应用这一方法,首次测定给出我国1972~1980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量中有27%是靠农业科技进步实现的,“六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作用份额达到35%。这组数字已被广泛引用。随后又对“七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为28%,比“六五”期间有所下降,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在1996年又进一步进行研究测算,给出“八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4%,并研究提出了既具科学性,又便于普及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已由农业部科技司正式向全国发文,作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中统一使用的方法。
该项研究有两本著作出版:《农业技术进步测定的理论方法》(朱希刚 黄季琨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朱希刚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