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属农业科学领域中家蚕遗传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针对我国家蚕种质资源丰富,但蚕品种却陷入基因单一化的困境,育种遗传基础狭窄和突变基因研究落后等问题,首次对我国家蚕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系统地基因调查,12年间共发现了125个各种类型的突变基因,其中50余种属国内外首次发现;建立了家蚕全部28个连锁群的连锁检索系统和基因定位检测系统,研究揭示了83个突变基因的遗传规律,查明了其所属连锁群和66个突变基因的基因位点;在此基础上全面修改了家蚕第18连锁群地图,获国际公认,并已连续6年作为国际通用连锁群地图;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标志基因完整的家蚕基因资源库和数据库。通过对125个突变基因进一步的研究,发掘出透翅蛾等几个有用基因源,在揭示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突变基因的利用研究,选育出抗浓核病基础品种、黑蛾系统标记基础品种、中、日系广食性实用系统和无蛾灰卫生蚕品种实用系统等.构建了检测浓核病抗病基因遗传斑纹标记系统,首创了不用添食病毒的抗病育种新方法,在国际上开拓了一条利用突变基因作遗传标记进行抗病育种的新途径,在利用突变基因拓宽家蚕育种遗传基础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本研究成果总体上居国际先进水于,其创新及发现较多,,从资源的基因调查到揭示其遗传规律,并进行改良利用,是一项系统、全面、纵深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我国家蚕实验遗传学的总体实力和水平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研究揭示的一些突变基因遗传规律,加深了对家蚕遗传学的理解;发现的大量新突变基因,丰富了家蚕遗传资源,并创建了新种质和新素材,在突变基因利用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提高家蚕抗病育种的水平和效率方面有新的发明;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30篇(其中国际蚕丝学核心刊物3篇),并被国内外权威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广泛引用;有些成果还在我国家蚕育种中有效地实际应用,对推动蚕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