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研究对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粮食供给和需求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在供给方面,得出技术进步是过去中国粮食增长的原动力。在需求方面,得出城市化、市场化是食物消费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对中国未来粮食供需的预测表明,中国不会买空世界粮食市场,更不会导致出界粮食危机;但中国在2l世纪初要实现粮食自给也不现实,若国家不迅速改变目前的农业投资等政策,粮食自给率可能由90年代初的98%~99%下降到21世纪初的91%~ 93%,粮食净进口量在21世纪初将会达到年4000多万吨。要大量减少粮食进口,国家必须加大农业科研和基础设施投资,深化价格体制改革、保护农业自然资源。
在农产品供给研究方面,系统地分析子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农业基础建设投资、物质投入、价格政策、农业比较利益、自然资源和环境恶化在中国改革的初、中、后期对粮食及经济作物生产增长的影响和贡献率,综合论证了我国粮食及经济作物生产增长的源泉,准确地得出了以上各因素对农作物生产增长贡献率,再次科学地论证了技术进步是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在食品需求研究方面,从理论和实证上论证了城市化与食品消费结构变动的内在规律,提出城市化对食品消费的影响。研究了市场发育与农村消费结构的演变,建立和论证了消费者需求与市场发育的模型。
建立了中国粮食供给、需求和贸易系统预测模型,综合地测定了1978年到2020年技术进步、农业投资、价格政策、比较利益、自然资源和环境变化等因素对粮食总供给的影响,和 1991年到2020年人口增长、收入增长、城市化进程、市场发育过程以及价格变动对食品消费的影响,以及预测了今后中国可能面临的其它27种局面下,1995年到2020年中国粮食总供给、总需求和净进口量,同时还预测了中国粮食进出口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变动对中国粮食供、需和贸易的影响。
本项研究为国家决策部门和学术界提供了几套较为系统的、科学的、准确的经济性能指标及参数(如各种供给、需求弹性),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