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全国绿肥品种资源整理、鉴定研究和编目

全国绿肥品种资源整理、鉴定研究和编目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我国种植绿肥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种质资源的研究,致使资源家底不清,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影响了绿肥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为此,全国绿肥网于1980-1986年组织全国15个省22个单位,对我国常用栽培绿肥资源进行了搜集和研究。
  几年来,共收集到4科20属26种916份材料,经整理、鉴定后归并成617份。通过对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一般可分为早、中、晚三种熟期类型。早熟型表现出前期生长快,产草量虽偏低,但产种量高,适于生长季节较短的地区利用;迟熟品种鲜草丰产性能好,但生育期长,宜用于生长季节长的地区。适应性鉴定结果,进一步肯定了沙打旺、草木樨等适于我国北方沙荒瘦地种植;肥田萝卜、大叶猪屎豆等可在南方红黄壤旱薄地栽培;田菁、满江红等抗盐性强,宜用于改良盐碱地。抗病虫鉴定表明绿肥种类间差异很大,同种类不同品种也有较大差异,如常山紫云英耐菌该病;黑圆箭豌有较强的抗蚜能力。养分测定:紫云英等7种绿肥的干物含氮在3.0%以上,苕子等五种绿肥含五氧化二磷在0.8%以上,小葵子等4种绿肥含氧化钾在3.0%以上。其他有效成份测定结果,有9个箭 豌豆品种的氢氰酸含量不足1ppm,低于国家规定食用含毒标准的5倍;有四个田菁品种含胶为19.4~19.8%,比一般品种高5.0%。最终评选出各种绿肥作物优良品种(系)70余个,鉴定出优异材料100多份,现推广的沙打旺、紫云英、大荚箭豌累积获经济效益5.3亿元,预计今后绿肥良种面积可推广到50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