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中国小麦大粒种质的大粒性及其源的归类

中国小麦大粒种质的大粒性及其源的归类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本研究针对我国小麦生产、育种与资源的实际,通过16年来对大粒种质资源的由浅入深研究,取得下列结果:

  1.提出选育亩产750公斤新品种走“大粒型”育种的新思路。

  2.提出小麦大粒种质的分级,千粒重50.0~59.9克为一般大粒种质,60~69.9克为稀有,70克以上为珍贵种质。

  3.按各省(市、区)所选育品种千粒重的平均值,将全国分为(1)青藏特大粒区;(2)闽、粤、桂、云、贵、川大粒区;(3)陕、甘、宁、蒙、新、晋、冀、鲁、豫、京、津为中粒区;(4)辽、吉、黑、湘、鄂、赣、江、浙、皖、沪为小粒区。

  4.对45个大粒种质分批在全国不同生态点联合试验的结果,将大粒种质分为“敏感型”、适应型”、“特殊适应型”与“稳定型”。

  5.对千粒重45克以上种质系谱的分析,有83.85%的品种含有阿勃、欧柔、南大2419及阿夫的血统,对千粒重60克以上的稀珍种质系谱分析,表明主要遗传源可分为:(1)普通小麦类;(2)含硬粒小麦血统类;(3)含黑麦血统类。小麦单体系分析初步表明,它们之间控制大粒性的染色体存在差异。
  
  6.对小麦大粒性的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的分析研究结果:小麦千粒重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式;属数量性状遗传;大粒种质的大粒性的遗传力、配合力等遗传参数高于前人一般试验结果。

  7.对种子胚乳DNA分析表明:有含量愈高,其千粒重愈大的明显趋势。

  8.创造了78个优异的大粒种质及6个矮秆大粒(株高70厘米左右、千粒重70克左右)的珍贵大粒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