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我国北方冬小麦品种(系)、亲本材料的抗旱性鉴定及其应用

我国北方冬小麦品种(系)、亲本材料的抗旱性鉴定及其应用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从1981~1988年共鉴定了2190个品种(系),对我国北方冬麦区的品种(系)、亲本材料做了较全面、较系统、较可靠的测定。已利用鉴定材料做了4246个杂交组合,参加全国和省市联合区试的优良品系70个,已通过省级审定在生产上推广的品种33个,筛选出451份抗旱性较强的品种(系)。初步明确了由山西中部、黑龙港地区组成的抗旱、抗冻资源带和山西南部、陕西、甘肃黄土高原组成的黄淮冬麦区抗旱耐瘠资源中心带。按现有抗旱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产量结构以及对栽培条件的适应性,将抗旱品种分为旱瘠型(125个品种)旱肥型(85个品种),水旱两用型(90个品种),这对生产上的品种布局,挖掘品种增产潜力起到了良好作用。作物的抗旱性相当复杂,为了尽量减少干扰因素,在鉴定方法上注意了全生育期与苗期相结合,并以多年多点的田间联合鉴定为主,辅以旱棚和实验室的测定。苗期抗旱性鉴定采用了反复干旱法。这些做法在国内同类研究中领先。通过提供亲本育成优良的抗旱品种和推荐抗旱良种供生产上扩大应用,七年累积推广面积26783.73万亩,累计增产小麦633583.4万公斤,新增纯收益7274.02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