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结论为前提,系统地研究了过去40年气候变异和作物产量变异的相关性及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特别是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潜在影响。该项超前性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科学数据和结论,可用于指导我国农业当前和长远发展;形成这些结论的理论方法,可直接用于全球气候变化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1.研究得出在当前生产、技术条件下,气候要素造成粮食产量变异约占粮食产量总变异的1/3和1/2,年际产量波动2000~3000万吨的可能性占三分之一,且不能排除5000万吨以上的可能性等重要农业气候规律和各种作物气候反应指标。
2.研究未来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再分配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格局,得出我国未来农业水分供需矛盾突出,水稻、小麦的气候生产力将下降,华北平原将成为突出的农业脆弱地区等结论。
3.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和作物生产的深刻影响,指出气候变暖对东北、华南地区有利,对西南地区影响较小,对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4.研制出作物根层水分平衡的气候学数值模拟软件与气候变化农业影响基础数据库。
5.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对策和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对策。
